分享至: 回首頁  回討論區  回覆文章  最新回覆  Login

2009/10/30      09:25:2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暱稱:Tracy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活躍度:14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加入日:2009/09/27

  【分享】老式算盤為什麼七個子?


今天伶姬老師調因果資料時,出現老式算盤,大家都不知道,為什麼老式算盤上列是兩個子?和現今的一個子,有何不同?我查到的資料如下:



我們現在看到的新式算盤,基本上都是一列五個子,上排一個,下排四個,這樣的算盤,對於十進位制的運算已經是足夠的了,而且還能節省製作材料,減輕重量,便於攜帶。



但是,很多人對過去老式算盤每一列為什麼七個子,則不甚瞭解。

其實,那是為過去中國的十六兩進制的秤計算使用的。



老式算盤每一列七個子,分為上下兩排,上排兩個子,每一個代表5,加起來代表10;下排五個子,每一個代表1,加起來代表5。



如果將上下兩排所有的子都撥向橫樑,則表示15,也就是15兩,再加一兩是16兩,16兩等於一斤,就該進位了。



如果用老式算盤進行十進制運算,則最上面的子不動就可以了。



過去我們所說的「半斤八兩」就是從十六進制的秤演繹來的,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太知道這個淵源了。



[轉載自:http://home.cyol.com/html/17/71217-11236.html]

No.01       2009/10/31      08:19:5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暱稱:epi_law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加入日:2009/10/22



這個有趣,呵呵。



算盤就是計算器、輔具,或者是古代的計算機。

後來西方有所謂的計算尺,早期沒有計算機,就用計算尺算。原本有一支,已經不知道拋到哪裡去了。



算盤的型式多樣,東西南北略有不同,看過圓形的算盤(成大會計系前面有個模型),算盤為什麼要做成圓形呢?

也許老闆的攤位就是圍成環狀,呵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