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至: 回首頁  回討論區  回覆文章  最新回覆  Login

2013/07/31      12:46:4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暱稱:心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活躍度:4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加入日:2011/01/27

  【因果故事】我的人格特質:一張A4大小的圖畫紙


我的人格特質:

一張A4大小的圖畫紙。

旁人都說我個性過於單純,天真。老師也說我是個拒絕成長的孩子,應該學習成長,把自己的畫紙畫好,不要把別人或自己貼標籤,遇到困難的事情要去面對,不可以逃避。

適合作有關教畫或是老師的工作,但聊聊後,老師覺得我還是先把孩子給帶好,學著當媽媽等孩子大了,自己也懂事多後,再去想工作。



我(女兒)與媽媽的關係:

某一世媽媽是丫環,他和我借錢想要結婚,我好心借給他,但其實他不會想還,所以是識人不清。

媽媽是要報恩的。



岳父與女婿的關係:

爸爸是清道夫,晚上半夜都會去打掃,老公是有錢人家的少爺,不知是喝酒睡不著還是什麼,就會在街上閒晃,看到他在掃地就丟紙給他掃,之後身上常帶張紙,故意去那裡丟。



所以事業運也會不好,因是加重的行為,而且沒有同理心,會有分別心有點看不起人,因對任何事物看待都往好的方面看去想!



老公的事業:

一把剪花草的大剪刀,有個空中花園,用這隻大剪刀來剪二隻手指頭大小的樹枝,所以容易"判斷錯誤"只有上班命,聽取前人的教訓,才能慢慢成長!無法自己做決策。



老公與公公的關係:

老師問老公:你會不會離家出走?我回:他國中時很叛逆,老公和老師說,因自己不懂事,所以父親把他送到私立的國中去就讀,父親至小就對自己(小兒子)教養特別嚴格有別於其他哥哥。

老師畫面是:父親帶著兒子(老公)在經商,他在沙漠生活工作不容易,所以公公是有事業命的人,父親想要兒子能接他的事業,但兒子想去波斯比較都市的地方闖,不想要接父親的事業,於是一言不和一氣之下,兒子就負氣離家出走,什麼也沒帶,也不肯再回去,最後死在沙漠中。



老公和公公理念很不合,時常吵架,老公又很固執,不喜歡聽公公的,也因他自我的意識強,害死自己,導致他有死亡前的心結,今世他很怕死,三天二頭往醫院跑,時常覺得父親很嚴格,自己壓力過大時,胸口就會悶,自律神經失調。



老公與二哥的關係:

二哥是少爺,你是老總管,少爺的父親死掉,他很傷心,於是每天借酒消愁,老管家很替少爺擔心,因少爺每天下班在傍晚时,都會坐在家下波的地方喝酒,老管家晚上會提著燈籠去陪少爺。

二人皆不合,自小都很愛比較,二哥會少爺的個性出現,所以好心的老公就會踢到鐵板,關心他,但二哥會以少爺的姿態來看小弟(老公),老師說二哥是早上準時上班,晚上才會喝酒,因為他是個守時的,但是時常會瞧不起老公,而畫面上有提著燈籠去找他,代表是有事業的,可往LED方面發展,沒辦法與二哥共事,可以分開工作互相配合(因是守時的人),但在一起皆會理念不合!



我和婆婆的關係:

婆婆是藝妓,我是他的丫環,尤於他會的才藝很多,所以我會比一般人準備的東西還多,其他藝妓都只會一項才藝,但婆婆會的比較多,所以雜務比較多,因婆婆(藝妓)很會唸,所以我受不了就逃跑了,因此婆婆的助理不見了!

我與婆婆沒什麼問題,只是他蠻會唸的,自己本身可能拒絕成長,所以學習的路還很長!



我和二嫂的關係:

畫面是:我是二嫂的妯娌,老公死了,一人帶著小孩生活不易,二嫂時常把醃過的蘿蔔乾送給我們吃,二嫂把多的分給我,自己家卻留一點點!因為他覺得我比他還需要。但我卻誤解他,和孩子說她很小氣,只分一點點給我們吃



故事中,二嫂有分享,所以他事業運不錯,常有上司幫忙,有貴人運,而我因改變自己不用總是想壞的事情,應該先往好的地方去想,不要又把人亂貼標籤。



我與大兒子的關係:

過去世我時常經過一個家,外面有晒蘿蔔乾,我經過就常順手拿來吃,兒子是十歲左右的年紀,因為我是大人,所以他時常壓抑自己情緒,事後都被家人罵。



老公與大兒子的關係:

延續上面的故事,我是吃好到相報,還介紹朋友一同去拿免費的蘿蔔乾吃…

對待大兒子任何事應平等對待他,買二樣玩具,如果又和上世一樣過渡壓抑自己,怕拿不到想要東西時會去搶,要好好的教他。



感想:從小我真的是不會去想太多的人,也沒有什麼計劃,會嫁人生孩子也是自己從想沒過的,就是遇到任何事才去學習面對,等到不想面對時就會瘋渭,因為家庭的關係,很怕沒有安全感。

個性是比較天真吧,把事情想的很簡單,身邊的朋友也常不是真心對待,可能覺得我很傻很好猜透吧,即使沒問,我也會到處去和人家說,老師要我學習"少說多做"以免說錯話,很多事都要先想再說,不能逃避不願成長,時常暴怒哭泣把自己燃燒起來,一直以為自己是不是有病,總是不開心,不快樂,現在二個寶貝的媽了,應該學著面對任何事,還好有他們,否則我像單身時整天天真過日子,辛苦家人了!



希望能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好不要常哭或脾氣暴燥,影響到孩子,幾年後我再去找老師時是開心樂觀面對任何事,不再害怕接受成長,也謝謝老師一再耐心的提醒教導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