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  回精華區  Login

10/13/2004 9:22:00 A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伶姬(newlingchisoup)

  演什麼就像什麼




※引述<天才鑫(wss23456)>之銘言:

老師在第四本書-「鬱金香通靈屋」中的輪迴轉世裡,提到一個問題:「請告訴我為什麼你是男(女)的,而不是女(男)的?」,我想這個問題不是一般人能回答得出來的。



伶姬答覆:



先把我當成是個平常人,我們一起動腦純粹來討論這個主題。想想看,當我們看影片時,不管是電視、電影…等等。那些個常常得獎的影星,他們都有著一個特點~「演什麼就像什麼」。在戲中,他們忘了平日生活中的自己,把自己全「投入」了戲中的角色。唯有如此,他們才能有不凡的表現,才能超越其他的影星,才能得獎。



最棒的是,演好人、演壞人、演男、扮女…,都不成問題,而且令人難忘,例如琥碧戈珀等等。其次的是,專挑他個人適合的戲路演,例如專演武打片的成龍。再來的呢?還是挑他個人適合的角色,但是老是成不了氣候。最差的呢?只好當個路人甲、路人乙了。



一樣的,不管生為男生為女。同性戀的朋友們,為什麼不換個角度想問題呢?為什麼不這麼以為~老天爺就是覺得我很棒,所以雖然我的本質有同性戀的傾向,可是祂們就是要我扮演好「男人」或「女人」的這個角色。



各位再想一想,歷史上很多傑出的人物,常常是有同性戀的傾向。再想一想,中國的思想不是一直很提倡:「中庸之道」嗎?而佛道教中的很多思想裡,不也是把神佛「中性化」了嗎?剛中帶柔,粗中有細,俠骨柔情,女中豪傑…,我們不也是常常如此的稱贊別人嗎?



歷史上留名而有成就的女人,不也是個性比較男性化嗎?例如:秋瑾、貞德、居禮夫人等等。再從修行的角度來看待,還是一樣,例如中性化、中庸之道…等等。至於那些太柔弱或太剛強的人,往往都不容易形成氣候。



我想上這個網站的朋友們,似乎年紀都比較輕。像天才鑫丟出這個問題很好,大家多動動腦,多想想一些問題,集思廣益,大家一起成長,良性的循環之下,迷信自然消失,正信才能出頭。我所謂的正信,並不是宗教的正信,而是「正視並且相信」--「我們就是活在當下的這個時空」。



不要管宗教的問題,沒有了宗教,我們依舊要生存、要過日子,我們依舊是個「人」,還是生長在這個臺灣。在這個時候,我們能夠為社會做的事很多、很多,那並不需要瞭解宗教才會懂、才會做、才能夠去執行。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如果照順序一步一步來,先管好自己的起心動念、自己的所作所為,再努力「扮演好」自己在家中所該「扮演」的角色……,那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。



文章內容若有不妥或有違反著作權法部分,請來信告知管理人員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