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  回精華區  Login

2/28/2008 9:54:00 P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伶姬(newlingchisoup01)

   旁聽-決定改變作法




雖然在座談會中,碰到很多很值得深思的因果故事,也誠心地請對方寫出來,對方也答應了,但……。再這樣下去,我會手軟的!為了推廣因果觀念,為了推翻迷信,因此從今日起我想改變作法,若我在座談會中,碰到特殊的因果故事,我就會請現場有上網的家人代寫此故事。若是你曾經聽到過很特殊的因果案例,也請各位「盡情」發表(不論何時聽到的)。這些好心家人所寫的因果故事,是屬於「旁聽分享」,旁聽分享的案例,請忠於原味。(當今離婚的案件那麼多,會有什麼樣的果報呢?我在座談會中,就曾經碰到兩個案例,這是非常難得的案例,因為過去世“離婚” 這兩字不多見,我也請當事人寫出來,對方也答應了,但…。)



★ 發 表 人:伶姬(newlingchisoup01) 發表時間:2008/02/28 21:54:06



※引述<風吹鈴搖(sonya-abb)>之銘言:

「對了,網友們如果以後想要老師的補充,請記得在問完事幾天內就趕快寫出來,越快越好,不然一天40個故事,很快就會馮京當馬涼,牛頭對馬嘴,忘了你是誰。不過我指的是,補充故事,問事本身的建議,老師大概會懶得回,而且會留下經典名言:『對不起,下課後我就退乩了』。



魔鬼就在細節中。座談會旁聽,我學到的另一件事便是,看事情的視野寬廣度變大了。這點我倒是忘了寫進那篇『擺渡人的歌』序裡去。橫看成嶺側成峰。很多細節,轉成平面文字,便詞不達意。難怪很多人會批評伶姬老師的老天爺、背後靈者,睚眥必報,慈悲的菩薩哪會如此計較因因果果的得失?光看文字,少了現場互動的細節,確實容易落入不求甚解的文字獄。



我在旁聽時,根本就不會去在意故事,那是別人家的隱私,別人家的事。我在意的是,是非對錯之間,心中的那把尺,老天爺是如何把持的?尤其現在多元而價值混亂,我該如何自處?什麼是該堅持的?什麼是不必要的我執?什麼才是較適當的處理而不致阻礙成長?



電視節目,至少彌補了無法參加座談會的部分缺憾。讓大家直接看到老師的肢體語言、說故事的細節,減少對因果理論似懂非懂的誤解。所以我其實會建議老師不要把行程排那麼滿,天下想問事的人永遠也排不完,人的問題永遠比人多。開越多座談會,好像只會引來更多好奇的人問事,好像似乎違背您服務的初衷。推廣因果理論,似乎應該善用這個時代的利器,媒體與網路。



放空,適當的留白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,道理,老師應該比我還懂。不說了,免得被圍剿,反正老師與菩薩自有打算。」

-------



伶姬答:

以上風吹鈴搖所言,也是我自己覺得通靈多年之後最大的收穫,就因為如此,所以平日很多的行事風格與常人相去甚遠,也許有人對我指指點點,但自己卻活得很自在。風吹鈴搖旁聽過多場座談會,所以我在電視上的言論他很快就能進入狀況,但是針對那些從沒有參加過座談會,甚至於沒有看過書的觀眾。唉!



不是我想一直開座談會,想想,每天兩場一模一樣的開場白,千篇一律的因果理論說明,只是因果故事不同罷了,可是對於那些完全沒有因果概念的「新人」,想要讓他們進入因果的領域,最快的方式就是開座談會,為什麼?臨場感!親身體驗因果輪迴轉世的真實性!不管是問事或旁聽,都會比看書有效多了,只是,若是沒有看書,就比較無法有「整體」的因果觀念。



我瞭解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,我也感謝風吹對我的幫忙,真的是非常、非常地感激他,我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(最近我已經變得“懶惰”多了),好人難為啊!



文章內容若有不妥或有違反著作權法部分,請來信告知管理人員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