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  回精華區  Login

1/12/2004 10:47:00 A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者:伶姬(newlingchisoup)

  孩子啊!




看了那麼多人發表帶孩子的「無奈」,的確,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。別人也許覺得我的三個孩子都很好帶,其實也是還不錯。可是……。



我的兒子二歲開始唸幼稚園,卻沒有畢業證書,因為太搗蛋了,大班的時候,我只好天天帶在身邊自己教。等到一年級的時候,又來了,老師說是過動兒…要我坐在教室的後面陪他上課。三年級轉校,好不了多少,還是惹麻煩,四年級甚至申請在家自學方案。五年級又轉校了,那大概是全臺北市最小的學校,公立的,一個年級只有二班,一班二十人,在臺北西門町附近,福興國小的後面,叫做中興國小。很簡單,要會溜直排溜冰,才可以畢業。



本來兒子是唸私立光仁音樂班,後來考上公立古亭音樂班,從可以全額免費學兩樣樂器--鋼琴、大提琴,到放棄,這個損失,一年起碼超過三十萬以上,別的家長,一直勸我不要如此,太可惜了。可是我不為所動,我在乎的只是孩子的「感覺」,我希望他們過他們自己想要過的生活,而不是大人加諸在他們身上,大人想要他們過的生活。



國中的時候,我讓他唸私立的光仁中學,也是一天到晚出狀況,常常撞破落地窗,人也被送到急診,反正國一那段時間,他常被送到醫院,我常在陪對方金錢。後來又發作了,他想參加田徑隊,那時已是國二,我還是讓他參加了,等到他拿到第一名的時候,我對他說:「兒子啊!你上臺領獎的時候,下麵的同學有沒有說:「這個同學啊,四肢發達,頭腦簡單,所以嘛,功課多少加點油。」



等到要學力測驗的時候,我對他說:「兒子啊!老媽的錢只夠你們三人一個人唸私立的,現在大姊姊已經考上東吳音樂系,如果你上不了前三志願,為了將來著想,我還是會讓你唸私立的高中,可是我就得很辛苦地去賺錢,拜託幫媽媽的忙好嗎?不要讓我為你們的學費在煩惱!」。他說:「好!」很阿沙力!

因為sars的關係,學測延了一個月,他的分數達到建中的標準,他說:「我要感謝sars」。平常他最好的標準是全校五、六十名左右,然而大考的結果,卻是全校第六名,這個月他是很認真,我想因為他想幫媽媽的忙。



最後他決定唸附中,因為男女合校,社團很多,我們就隨他的意。然後理個大光頭、又是賽跑、又是游泳、又是指揮……,當然了,功課一定會出狀況。我又說了:「兒子啊!為了你的大光頭,全校大概都認得你了」。二女兒說:「對!我們班的全認得他」(他二人同校)。「既然全校都認得你了,行行好!多少也自己一點面子,術科好,如果能夠學科也不錯,那麼別人會更尊敬你」。



就這樣,看著他一點一滴的在成長,我盡量讓他學會-「他得為他自己的所作所為負全部的責任。」

這是他大了以後的情形。可是想到大班的時候,我每天帶他到麥當勞,一對一的,慢慢的教他,和他面對面「磨」。除此之外,還得陪他上琴課、練琴。那時候,我只有一輛摩托車,前面一個兒子,後面兩個女兒,四個人擠一輛車。做什麼呢?上課去!上什麼課呢?游泳課、書法課、英文課、科學課、琴課……

苦日子都過去了……。



我大妹的女兒,小時候,唉!真是一頁心酸史。

動不動就吐,長得很瘦小,一口飯嚼一百下以上,不騙各位,一百下之後還是不嚥下。好不容易看她吃下去了,做媽媽的好高興,沒想到,一回頭,她又把媽媽辛苦熬的食物吐出來了。每天早上上學前,就是坐在飯桌前,和女兒「硬碰硬」。不打緊,從小就不用為她「剪指甲」,因為,她一直「咬指甲」,貼膠帶、塗藥…什麼方法都試了,就是沒效。



改天,應該讓大妹來告訴各位她是如何帶這個女兒走出來的。現在,當時這個小娃娃已是政大中文系二年級的學生了,如果你來過鬱金香,常看到的那一位160公分女孩就是了。



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但是再怎麼難唸,都「得」要唸,與其心不甘情不願的唸,不如換個角度想想:「老天爺就是覺得我很高竿,所以才會出這麼難考的題目讓我應試;就算是前世欠的,如果這一世不好好還,不好好處理,那麼下一世不就得繼續再來還債嗎?」。



我從來就不曾知道我與孩子們的因果關係,祂們不告訴我,我也沒興趣想知道。因為我只想「挑戰」我自己的極限。我的個性一向如此,如果我還能想到一個方法,我就一定會去做。我是屬於那種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希望的女人。



不曉得,這篇簡單的文章,能夠帶給各位媽媽什麼樣的感觸。我並不期待各位的RE,我期待的是您是否能夠和我們姊妹一樣--不放棄任何的一個機會、一個方法,真的是「想盡辦法」,為了孩子們的成長。



不是為了什麼因果關係,就只是因為孩子是:一男一女一起辦事所帶來的禮物。禮物是好?是壞?不予評論,但,絕對是兩個大人自己造成、自己帶來的吧!孩子不好帶,能夠怪孩子嗎?因果強調的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在兒女身上,看到了吧!一點也不含糊的印證到了吧!一大堆的經典長篇大論,一大堆的勸人為善……,沒想到,區區一個孩子,就把我們給打敗了。所以嘛!我才會說:「不要羨慕別人出家、羨慕別人沒結婚或沒有小孩,反過來,應該覺得自己很棒、很行,挑了一個世間最難的題目來作答。考卷既然已經發下來了,題目又是如此的難作答,那麼盡力吧!就儘量作吧!能拿幾分就拿幾分。何必交白卷呢?」



如果家中有一個以上的孩子,我的經驗是這樣的:「公平」。除了公平還是公平!盡可能的,所有的東西一律一人一份。不但一人一份,還貼記號,各人保管各人的,各自負責。我的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唸音樂班,當老大學的時候,我就已經決定老二、老三都要學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就沒有辦法「計較」了。當然了,可憐的一定是我這個做老媽的了。學任何的才藝,買任何的文具…都是如此。為此我家有三部鋼琴,一聲令下,三個小孩一起練琴,一起休息。三個孩子,一個大一,一個高二,一個高一。「她帶小孩就像在帶軍隊一樣」,認識我的人都這麼說。我自認為最成功、最能夠讓孩子們信服的地方,就是我真的做到了---公平而又講理。絕對沒有男孩女孩之分,也沒有年紀的大小之分。錯就是錯,對就是對,大姊錯了照樣要向小弟道歉。



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守信,小的時候,注意公平的問題,懂事之後,就一定得注意守信的問題。答應的,一定要做到,說要處罰的,也不要忘了處罰。漸漸的,孩子們自然就會發現到,他們的生活中有一個「準則」。那是這一家人必須共同遵守的「家規」。不是只有孩子要聽話,大人也不能犯規。在這樣子的環境之下,孩子們自然會很有安全感,因為他們不會無緣無故變成父母心情不好的出氣筒。唯有在能夠完全信任的安全環境之下,孩子們才能夠健全地成長。大人也只是「忍」了孩子幾年,就可以換得往後安心的老年。



很簡單,不是嗎?以身作則而已!當大人自己做不到的時候,豈可要求孩子們做到呢?大人一天到晚抱著電視,孩子一天到晚摸著電腦。這兩種生活景象,又有什麼不同呢?大人只要生氣就能罵小孩,那小孩憑什麼就不能生氣罵大人呢?



文章內容若有不妥或有違反著作權法部分,請來信告知管理人員處理。